2025/10/13 09/11/44好的,关于钢结构电梯井道风振控制措施,这是一个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非常重要的问题。钢结构井道质量轻、刚度相对较小,在强风作用下容易产生振动和晃动,这不仅会影响电梯运行的平稳性和舒适度,长期来看还可能引起结构疲劳和部件损坏。
风振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设计阶段就进行考虑。以下是主要的控制措施,从设计理念到具体技术手段,层层递进。
一、 根本性措施:提高结构自身刚度和改变气动外形
这是最直接、最基础的方法,旨在从源头上减小风荷载和响应。
增加结构刚度
- 增大构件截面:增加井道钢柱、钢梁的截面尺寸(如采用箱形柱、大型H型钢),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会增加用钢量和成本。
- 设置侧向支撑系统:在井道内部或外部合理设置水平桁架、垂直支撑或K型支撑,形成一个稳定的抗侧力体系,大幅提高井道的整体刚度。
- 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将电梯井道与建筑的核心筒、楼层梁板等主体结构进行刚性连接,利用主体结构的刚度来约束井道的变形。
气动外形优化
- 风振的根本原因是风绕过结构时产生的涡旋脱落(涡激振动)或非定常气动力。通过改变截面形状可以有效破坏涡旋脱落的规律性。
- 切角或导流板:将井道矩形截面的棱角进行切角处理,或在外壁安装导流板(风嘴),使风流更平滑地通过,减少涡激振动的强度。
- 锥形化或收进设计:将井道设计成上小下大的锥形,或在不同高度进行收进处理,可以改变不同高度处的涡脱频率,避免整体结构发生共振。
二、 被动控制措施
被动控制措施无需外部能源,通过附加子系统来消耗或转移振动能量,经济可靠,应用广泛。
调谐质量阻尼器(TMD)
- 原理: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最有效的风振控制手段之一。TMD系统由一个质量块、弹簧和阻尼器组成,其自振频率被“调谐”到与井道的主要振动频率一致。当井道振动时,TMD的质量块会向相反方向运动,其阻尼器会消耗能量,从而“吸收”并大幅抑制主结构的振动。
- 应用:通常安装在井道顶部,效果最为显著。对于超高层建筑,有时需要在不同高度设置多个TMD。
调谐液体阻尼器(TLD)
- 原理:与TMD类似,但利用的是容器中液体的晃动来提供反向力和消耗能量。通过设计液体的深度和容器形状,可以将其晃动频率调谐至结构频率。
- 应用:相比TMD,TLD维护更简单,成本可能更低,但控制精度和效率略逊于TMD。常用于对控制要求不是极端苛刻的情况。
耗能阻尼器
- 原理:在井道与主体结构之间安装粘滞阻尼器、金属屈服阻尼器等能量耗散装置。它们不改变结构刚度,而是通过自身的塑性变形或粘滞摩擦来大量消耗风振输入的能量。
- 应用:适用于井道与主体结构之间有相对位移的情况,能有效降低振动幅度。
三、 主动与半主动控制措施
这类技术先进,控制效果好,但系统复杂、成本高、需要外部能源,多用于对舒适度要求极高或特别重要的地标性建筑。
主动质量阻尼器(AMD)
- 原理:在TMD的基础上,增加了传感器和伺服驱动系统。传感器实时监测井道的振动,控制系统根据算法计算出最优的控制力,并驱动AMD的质量块运动,主动施加一个与振动方向相反的力来抑制振动。
- 优势:控制频率范围宽,适应性强,效果优于被动TMD。
半主动控制系统
- 原理:系统可以根据结构响应实时调整阻尼器的参数(如阻尼系数),但其本身不向结构施加机械能。它结合了被动系统的可靠性和主动系统的适应性。
- 应用:如磁流变(MR)阻尼器、电流变(ER)阻尼器等。
四、 针对电梯运行的具体措施
在结构控制之外,还需确保电梯系统本身在振动环境下的可靠性。
- 导轨系统强化:
- 采用更重型、更高规格的导轨,并增加导轨支架的刚度和密度,确保导轨系统自身有足够的抗弯能力,减少由井道变形传递给轿厢的振动。
- 轿厢导向与补偿装置:
- 优化轿厢的导靴(轮)设计,采用减振或自适应导靴。
- 对重和轿厢的补偿链(或补偿缆)应预留足够的摆动空间,避免与井道内设备发生碰撞。
- 控制系统适应性:
- 电梯的微动平层控制系统应能识别并过滤掉井道的低频晃动,确保停靠精度。
总结与建议
措施类别 |
具体技术 |
优点 |
缺点 |
适用场景 |
根本措施 |
增加刚度、气动优化 |
从根源解决问题,一劳永逸 |
增加材料和成本,可能影响建筑造型 |
所有新建项目,应在设计初期优先考虑 |
被动控制 |
TMD/TLD、耗能阻尼器 |
技术成熟、可靠、无需外部能源、维护简单 |
对频率调谐敏感,参数固定后适应性稍差 |
应用最广泛,是中高层和高层建筑的首选 |
主动/半主动 |
AMD、半主动阻尼器 |
控制效果好,适应性强 |
系统复杂、成本高昂、需要能源和维护 |
地标性超高层建筑,对舒适度有极致要求 |
电梯系统 |
强化导轨、优化导靴 |
直接提升电梯运行品质 |
属于补救和适应性措施 |
必须与结构减振措施配合使用 |
实施流程建议:
- 风洞试验与动力分析:首先通过风洞试验获取作用于井道的准确风荷载,并进行详细的有限元动力分析,确定井道的固有频率、振型以及在不同风速下的预期振动响应。
- 确定控制目标:根据电梯的舒适度标准(如加速度阈值)和建筑功能,设定明确的减振目标。
- 方案比选与设计:基于分析结果和控制目标,综合评估经济性、可靠性和施工可行性,选择最合适的控制方案(或组合方案),并进行详细设计。
- 安装与调谐:严格按图施工,特别是对于TMD/TLD,安装后的现场频率调谐至关重要。
- 监测与维护:对于安装了阻尼器系统的建筑,应建立长期健康监测系统,定期检查和维护阻尼器,确保其长期有效工作。
总之,对于钢结构电梯井道的风振问题,通常采用“以结构优化和被动控制(尤其是TMD)为主,以电梯系统适应性调整为辅”的综合策略,能够经济高效地解决问题。
2025101309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