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3 09/11/43好的,井道与电梯碰撞是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必须立即停梯并彻底排查。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以下为您提供一个全面、分步骤的排查指南和问题分析框架。
重要安全警告:
- 非专业人员严禁进入井道! 井道内存在坠落、剪切、触电等致命风险。
- 如果听到或怀疑有碰撞、摩擦声,立即停止使用该电梯,并通知电梯的维保单位和管理部门。
- 以下内容旨在帮助您理解问题的可能原因,并与专业人员进行有效沟通,绝不能替代专业检修。
排查流程总览
整个排查过程可以遵循下图所示的逻辑顺序,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定位问题根源:
flowchart TD
A[报告异常/听到异响] --> B(立即停梯,通知专业人员);
B --> C{安全准备与初步判断};
C --> D[确认异响类型与位置];
D --> E{检查阶段1:井道部件};
E --> E1[导靴与导轨间隙];
E --> E2[对重装置及其导向];
E --> E3[平衡补偿链/缆];
E --> E4[限速器张紧装置];
E --> E5[随行电缆];
E1 & E2 & E3 & E4 & E5 --> F{问题是否定位?};
F -- 否 --> G{检查阶段2:电梯运行参数};
G --> G1[平层精度];
G --> G2[导轨垂直度/接头];
G --> G3[曳引条件(曳引轮/钢丝绳)];
F -- 是 --> H[维修与调整];
G1 & G2 & G3 --> H;
H --> I[修复后全面测试与试运行];
I --> J[恢复正常使用];
第一阶段:安全准备与初步信息收集(由专业人员进行)
- 停梯与挂牌上锁: 确保电梯电源已切断,并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警示牌,严格执行上锁挂牌制度。
- 获取信息:
- 异响描述: 是连续的摩擦声,还是间断的撞击声?声音是尖锐还是沉闷?
- 发生时机: 仅在启动时、运行中、减速时,还是到达平层时?上行有还是下行有?在哪个楼层附近最明显?
- 历史记录: 该电梯近期是否有过维修、改造或碰撞事件?
第二阶段:详细排查(遵循图表中的检查阶段)
专业人员会进入井道(通常在机房操作检修模式,控制电梯慢速运行),从以下几个方面逐一排查:
检查阶段1:井道内部件检查
导靴与导轨的间隙(最常见原因)
- 轿厢导靴和对重导靴: 检查导靴(轿厢和对重架的导向轮或滑动靴)是否磨损严重、有无异物(如石子、水泥块)卡住。检查导靴的衬垫是否松动或脱落。
- 导轨: 检查导轨连接处(接头)是否错位、有台阶。检查导轨表面是否有严重的油污、锈蚀或硬物撞击的痕迹。检查导轨支架是否松动,导致导轨位移。
- 导轨垂直度: 使用激光准直仪等工具检查导轨的垂直度和间距是否在标准范围内。
对重装置
- 对重块: 检查对重块是否压紧固定,有无松动、移位,导致运行中晃动与井道内其他部件(如隔障)摩擦。
- 对重导向装置: 同轿厢一样,检查对重的导靴和导轨情况。
平衡补偿链/补偿缆
- 检查补偿链是否扭曲、打结,或过长/过短导致在电梯运行到最高或最低楼层时与底坑地面或井道顶部的滑轮装置发生碰撞。
- 检查补偿链上的消音麻绳是否脱落,导致金属链直接摩擦相撞。
限速器张紧装置
- 检查底坑内的限速器张紧轮及其配置块是否与井道其他部件(如防护墙)距离过近,在电梯运行时发生碰撞。
随行电缆(轿厢电缆)
- 检查随行电缆是否扭曲、缠绕,或因其固定夹松动而导致与轿厢、井道壁或其他电缆桥架发生摩擦、碰撞。
检查阶段2:电梯运行参数与机械状态检查
如果上述部件无明显问题,则需检查更深层次的系统参数。
平层精度
- 检查电梯在各楼层的停靠位置是否准确。平层不准可能是曳引机控制系统、编码器或制动器问题的一个表现,也可能导致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摩擦。
曳引系统
- 曳引条件: 检查曳引轮槽的磨损情况是否一致,钢丝绳张力是否均匀。张力不均或曳引轮磨损会导致轿厢运行不平稳,产生晃动甚至轻微跳动,引发碰撞。
- 钢丝绳: 检查钢丝绳有无断丝、扭曲、油污过多等情况。
电气系统
- 变频器与制动器: 检查变频器的启动和制动曲线设置是否合理。不平稳的加速或减速可能导致轿厢晃动。检查制动器是否打开/闭合顺畅,有无“抱闸”不完全或释放不及时的情况。
第三阶段:问题处理与预防
针对性地维修:
- 清理与调整: 如清除异物,调整导靴间隙,紧固对重块,校正随行电缆等。
- 更换部件: 更换磨损严重的导靴、衬垫,甚至校正或更换变形的导轨。
- 参数校准: 重新校准平层精度、变频器参数等。
全面测试:
- 维修后,必须在检修模式下慢车运行全程,观察异响是否消失。
- 然后进行多次全自动快车运行,覆盖所有楼层,测试各种运行工况,确保问题彻底解决。
预防性维护:
- 定期维保: 严格执行电梯的定期维保计划,包括检查导轨、导靴、钢丝绳、对重装置等。
- 保持井道清洁: 防止建筑垃圾、杂物掉入井道。
总结
井道与电梯碰撞问题的核心在于 “间隙” 和 “稳定性”。排查过程就是寻找是哪个部件的间隙发生了变化(磨损、松动、位移),或是哪个因素破坏了运行的稳定性(导轨不平、曳引不稳),导致原本设计好的安全间隙被破坏。
请务必牢记,安全第一,将此问题交给有资质的电梯专业人员进行处置。
2025101309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