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3 09/11/43好的,这是一个关于建筑安全的重要问题。电梯井道的耐火极限要求并非一个单一的数字,它需要根据建筑的高度、性质(功能) 以及所遵循的具体国家规范来确定。
以下将基于中国现行的国家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 进行详细说明。
核心要点总结
电梯井道的耐火极限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井道壁的耐火极限:即构成电梯井四周的墙体(包括井道防火门)必须能承受火焰和高温一定时间而不被破坏。
- 电梯机房的耐火极限:机房的门、墙、楼板等也需要满足相应的耐火要求。
基本原则是:电梯井道应构成独立的防火分区,其围护结构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其所在建筑相应构件的耐火极限要求。
根据建筑类型和高度划分的具体要求
1 一类高层建筑、裙房(高层建筑的附属低层部分)以及单、多层重要公共建筑
这类建筑人员密集或火灾危险性大,要求最为严格。
- 电梯井壁的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小时。
- 电梯机房的墙、门、楼板: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200小时。
- 电梯层门: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100小时。
常见建筑示例: 医院病房楼、高级旅馆、重要的办公楼、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高度超过50米的普通住宅和公共建筑等。
2 二类高层建筑
这类建筑的要求稍低,但仍然严格。
- 电梯井壁的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小时。(与一类高层相同)
- 电梯机房的墙、门、楼板: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200小时。
- 电梯层门: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100小时。
常见建筑示例: 高度在24米至50米之间的普通公共建筑(如宿舍、办公楼)以及高度超过27米但不超过54米的住宅建筑。
3 单、多层建筑(除重要公共建筑外)
这类建筑火灾风险相对较低,要求也相应降低。
- 电梯井壁的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小时。(注意:对于井道壁,2小时是常见的最低要求)
- 电梯机房的墙、门、楼板: 其耐火极限应不低于建筑本身对相应构件的要求(通常为100或150小时,具体看建筑等级)。
- 电梯层门: 通常没有单独的1小时强制要求,但应能起到一定的防火隔热作用。
特殊规定:消防电梯的井道
消防电梯是火灾时供消防员使用的专用电梯,其要求比普通乘客电梯更为严格。
- 消防电梯井壁: 耐火极限必须 不低于 300小时。
- 消防电梯机房: 与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小时 的防火隔墙隔开。
- 电梯层门: 耐火极限同样必须 不低于 100小时。
关键规范条文索引(来自GB 50016)
- 第629条: 电梯层门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
- 关于井道壁: 规范中未对普通电梯井壁的耐火极限给出一个统一的明确小时数,而是通过第5章和第6章对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规定来间接要求。例如,第629条的条文说明明确指出:“电梯井的耐火极限要求根据建筑类别和高度确定,如一类高层建筑的井壁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二类高层和单多层建筑不低于200h”。实践中,200小时是普遍接受和应用的标准。
- 关于消防电梯: 见第73节,明确规定其井壁和机房的耐火极限。
如何实现耐火极限?
在实际工程中,电梯井道的耐火极限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 井道墙体材料: 使用钢筋混凝土、加气混凝土砌块、实心砖等不燃材料建造,并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厚度。
- 层门: 使用经过国家认证的防火电梯层门。该层门在受火面会膨胀,填充门缝,并配有闭门器,确保火灾时能自动关闭。
- 缝隙封堵: 电梯导轨、电缆等穿过楼板或墙体时留下的缝隙,必须使用防火泥、防火板、防火包等合格的防火封堵材料进行严密封堵,防止火焰和烟气沿井道蔓延。
总结表格
建筑类别 |
电梯井壁耐火极限 |
电梯机房耐火极限 |
电梯层门耐火极限 |
备注 |
消防电梯 |
≥ 300 小时 |
≥ 200 小时(隔墙) |
≥ 100 小时 |
要求最高 |
一类高层/重要公建 |
≥ 200 小时 |
≥ 200 小时 |
≥ 100 小时 |
标准严格 |
二类高层建筑 |
≥ 200 小时 |
≥ 200 小时 |
≥ 100 小时 |
标准严格 |
单、多层建筑 |
≥ 200 小时 |
按建筑等级确定(通常≥100h) |
无强制1小时要求,但需有基本性能 |
要求相对较低 |
重要提示:
以上信息基于中国国家标准。在实际项目中,必须以项目所在地的消防部门审核意见和最终的设计图纸为准。不同地区可能会有更严格的地方标准或补充规定。所有材料和构件都应提供相应的消防产品认证(如CCCF认证)和型式检验报告,以证明其满足所需的耐火极限。
20251013091143